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成都启动土地综合整治
11月8日,成都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启动仪式在金堂县三溪镇举行。成都宣布,将用6年时间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按照计划,全市农村300万亩耕地和30万亩左右的农村居民点将实施综合整治。专家称,这将给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并称为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最后启动的一项。
重点打造3个综合整治标准县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包括农用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整理。农用地整理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地产出的同时,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用于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整理目的是在提高农民生活条件、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节约集约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金堂县三溪镇长林村没有1米水泥路,只有条柏油路是2001年修建的,还不能通到三溪镇上。由于失修,这段路已被黄泥淹没。村民到镇上去,就得在坑坑洼洼的黄泥巴路上走3.5公里。平常摩托车还能晃悠悠地骑到村里,一下雨就基本上没法走。村里有三分之一的人还住在土坯房里,人均年收入不过5000元。
但长林村的改变就在眼前。因为它将是金堂县全域土地整治的第一个项目。“要想富,先修路”,2~3年内,将形成15公里的水泥路面。村支书张家辉说,长林村在土地整治后,将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而在整个成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后将采取统一立项、统一实施、统一验收,分类记账使用的操作方式,将农用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相结合。目前,成都市已编制完成相关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着手重点打造金堂、新津、蒲江3个综合整治标准县。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启动
11月26日下午,成都市在郫县召开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现场会,正式启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工作。从此以后,成都农民可以用自己手中已经确权的农村产权,如土地、林权等到金融机构抵押贷款,获得从事经营的资本。
据统计,截至10月底,成都市共有257个乡镇和涉农街道,2666个村和涉农社区开展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农户达195万户,覆盖面分别达到99.6%、96%和92.6%。相关人士表示,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不仅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而且对促进农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现代金融相结合,激发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成都农村商业银行诞生
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上,《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显示,成都将支持各类金融组织向农村延伸网点和机构,支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经监管部门批准后,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12月3日,成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召开,标志着一家主要为“三农”、中小企业、县域经济服务的全新股份制商业银行诞生。
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后,将结合成都统筹城乡改革推出一批新的信贷产品。在支农方面,他们将进一步巩固小额农贷和农户联保贷款;结合成都市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林权改革,推出“林权抵押”“农村土地和房屋抵押贷款”等新型信贷品种。(记者唐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