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成为左中农民增收“风景线”
走在科左中旗的乡间公路上,路旁一座座塑料大棚整齐划一,而棚内,鲜嫩翠绿的黄瓜挂满枝头,粉红的西红柿掩映在绿叶之间……如今,设施农业已成为左中农民增收的“风景线”。
示范引领,促农增收。为进一步加快高效特色种植业发展步伐,逐步改变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高效特色作物种植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的现状,该旗提出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以产业化的方式经营农业的总体要求,用开发设施农业的方式改善小气候,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农牧民收入。年初以来,该旗开发建设设施农业面积9000亩,其中日光温室3730亩,塑料大棚5270亩。在保康、宝龙山、舍伯吐、花吐古拉、代力吉等苏木镇建设500亩以上小区各1处;在架玛吐、腰林毛都、希伯花、图布信、白兴吐等苏木镇建100亩以上小区各1处。目前,新开河林场千亩设施农业小区已初具规模,建成暖棚14座、乔棚4座。棚内栽植的美国72号油桃已全面上市,单株产量25———30公斤;文冠果育苗近30万株;景观花卉及特种苗木已栽植近100亩。此外,林间山药种植整地工程也已完工,项目全部完成后,将新增经济林地5万亩、林间用地1.15万亩,带动温室水果种植户50户,每户年均收入在4万元以上;食用菌种植户200户,每户平均收入在5万元以上;中草药种植户150户,每亩林地收入在1500元以上;山药、枸杞种植户300户,每亩平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
科技培训,提质增效。为提高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该旗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上下大力气、做大文章。他们结合“百日科技下乡”活动,“四个一”农业科技培训、“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等培训工程,加大发展设施农业的培训力度,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三农讲座和现身说法等方式,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全旗实用技术到位率达到80%以上。白兴吐苏木结合发展设施农业,聘请了内蒙古民族大学、市劳动局等部门的专家举办了设施农业技术员暨蔬菜园艺工培训班,为全苏木发展设施农业奠定了基础。
政策扶持,快速发展。为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该旗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利用信贷、补贴等经济杠杆,鼓励农民个人、民间资本参与设施农业建设,并对投资设施农业的农户,给予每座大棚贴息贷款2万元的鼓励政策。旗里还对重点标准化小区给予节水、供电、交通、农机等方面扶持,为发展设施农业做好服务。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仅舍伯吐镇就已发展设施农业1400亩,可为农牧民增收2000万元以上。此外,该镇还计划利用5年的时间,在舍伯吐镇中心、团结一、团结二、旭光、民主等嘎查村建设设施农业产业化基地,届时,全镇棚室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5000亩。(文/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