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都市农业”后劲真足 年人均收入达1万多元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国华乡两家子村陈海今年年初开了一个“农家乐”,到年底算了一下账,没想到竟挣了5万多元,一提起这事,他就乐得合不拢嘴。在两家子村一共有100余户采摘户,今年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年人均收入达1万多元,收入高的农户达10万多元。
近年来,阜新“都市农业”悄然涌动,桃李园民族文化度假村、上王休闲度假山庄、塔子沟都市度假园等一批休闲类“都市农业”典型让市民在消费中得到愉悦,让农业在休闲、观光中身价升值。
前进村村民吕剑平是在海棠山上最先试水“农家乐”的农民,“凭‘农家乐’旅游拉动,我家的大枣每公斤比市场多卖了2元钱,260亩枣园就多收入五六万元。”再加上餐饮收入,吕剑平赚了个钵满盆溢,看到“都市农业”前景好,他投资500万元开发的红枣酒和红枣果酱项目明年将瓜熟蒂落。
阜新农牧业发达,粮食生产能力和畜牧业生产居全省前列。在阜新近郊发展都市农业,既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丰富城市“菜篮子”,也可以保护农村自然、文化资源,为城郊农民增收致富,同时还可以改善农村面貌,使农村作为市民休闲观光的风景区,可谓“一举三得”。
阜新市农村经济委员会有关人士说,通过几年发展和评星定级,现在,阜新县大板镇等4个乡镇成为“特色旅游乡镇”,王府镇王府村等16个村成为“旅游专业村”,海棠山三嫂农家院等32户成为“星级农家乐”。
记者在阜新市农委了解到,《阜新市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已经出台。该市将以韩家店镇、大板镇、国华乡、佛寺镇等近郊乡镇为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型、观光旅游型、设施高效型、精品高效型、特色种养型、循环利用型都市农业项目,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三位一体都市农业新模式。目前,该市的1个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区、9个都市农业产业带、23个都市农业示范园(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
与此同时,阜新市农委积极与金融部门进行沟通协商,争取信贷支持。由中国人民银行阜新中心支行出台的《金融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意见》中,8条措施为该市加快都市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农村信用社可用支农再贷款发放都市农业贷款,并允许再贷款限额周转使用。
今年,阜新市计划建设“都市农业”项目70个,一批有规模、有档次、有带动作用的休闲度假型、观光旅游型和设施高效型都市农业应运而生。
新邱区按照高山子风景区发展总体规划要求,计划在台头皋村投资50万元,建设5个农家乐餐馆。高山子风电项目计划投资900万元,目前已投入了500万元。山门和观光台建设项目已完成,风电展览馆和招待所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王子明/记者/王红光
(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