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地理:2009年中国地理新闻
2008年的波澜似乎在2009年仍余波未平,神七、地震、雪灾,回想如昨日,以至于编辑们最初准备2009年中国十大地理新闻备选条目时,觉得并无太多大事可记。于是众人坐下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竟也记下了几十条,而且仔细推敲,其中不乏意义重大的事件。遂感当下中国事务繁杂,在如此信息爆炸的时代,难得抽身为旁的事理出头绪。编辑部甄选出的这十条,只是2009年的一个缩影,期望由此让我们记住那些不该被遗忘的过去。
甲型H1N1流感
中国首例甲型H1N1病例5月11日在四川确诊,全国进入紧急防疫状态。截至12月,据中国卫生部统计,已有近10万确诊病例,死亡300余例。
日全食
7月22日,中国成为此次大范围日全食的全球最佳观测地。日全食带横跨几乎整个长江流域,宽度达250公里。日食前后持续长达两个多小时,是两千年来最久的一次。
台风“莫拉克”
8月7日夜,名为“莫拉克”的台风在台湾花莲登陆,近中心最大风力达13级,用时9小时横穿台湾中部。造成400余人死亡,农林渔牧损失逾新台币145亿元。
三江新源
7月14日,《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成果》通过专家评审。这一考察成果对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地理位置提出了新说,新确定的长江源头为当曲、黄河源头为卡日曲。
南方秋旱
8月1日至11月10日, 我国南方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严重秋旱导致部分山丘岗地水库、山塘干涸,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
西汉竹书
北京大学收藏了一批从海外抢救回归的珍贵西汉竹书,总数达3300多枚,是目前所见战国秦汉古书类竹简中数量最大、保存质量最好的一批。
哥本哈根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以期制定出全球2012年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新计划。中国作为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之一所做的减排努力极大推动了会议进程。
世遗添丁
在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五台山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至此,中国已有38处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