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南宁市打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亮点

发布时间:2010-03-02

 

    据农业部门统计,2009-2010年度南宁市完成秋冬种开发面积195万亩,同比增加12万亩,增长6.6%;产量230万吨,同比增加18万吨,增长8.5%;产值30亿元,同比增加3亿元,增长11.1%;秋冬种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420元,人均增收40元,秋冬种开发已成为南宁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去年底至今年初,南宁市切实把秋冬种开发工作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任务认真抓好落实。为确保南宁市秋冬种增产增收,南宁市组织万名工作队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发动和指导广大农民大力发展秋冬种生产。

    打好秋冬菜、马铃薯、食用菌“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实现跨年度开发秋冬菜、马铃薯和食用菌面积分别达168万亩、40万亩和1300万平方米。同时,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着力打造特色秋冬种生产。全市形成了宾阳县王灵镇胡萝卜、武鸣县双桥镇马铃薯、太平镇番茄、兴宁区五塘镇苦瓜、横县校椅镇甜玉米、云表镇蘑菇等万亩特色秋冬种基地。

    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共引进、示范和推广的作物新品种达40多个,重点推广了“三避”“三免”技术和间套种技术,加大桑枝发展食用菌、蘑菇“二次发酵”栽培技术以及频振式杀虫灯、诱虫黄板、昆虫性信息诱捕器等多项无公害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抓好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秋冬种开发。由市委、市政府分管市领导牵头,各县(区)党政分管领导分别负责联系本辖区连片300亩以上的秋冬种高效示范基地,全市共建秋冬种示范基地24个、面积2万亩,市财政对每个示范基地给予2万元的资金扶持。

    以产业化带动秋冬种开发。年安排2000多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蔬菜加工和基地建设。通过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产销一体化管理模式,扶持广西横县集盛食品有限公司、广西丰凯种业公司、上海上好佳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秋冬菜、食用菌采收加工、分级包装等业务,延长秋冬种产业链。同时,积极引导15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1000多名农民经纪人做好秋冬种产品流通服务工作,促使秋冬种实现有组织、有计划地转向“订单生产”,全力推动南宁市秋冬种开发实现增产增收目标。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