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消协:购油仔细看 买缺国标油要理性
日前,河北省省消协对省会销售的食用调和油进行调查发现,由于国家尚未制定出统一的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食用调和油质量参差不齐。对此,省消协发出消费提示,要理性选购食用调和油。
调查涉及11个品牌
据介绍,本次调查围绕消费者比较关注的问题展开,主要有食用调和油中各种成分的配比;食用调和油以单品油冠名和定价的依据;转基因原料加工的油应如何告知消费者等。调查的产品涉及鲁花、金龙鱼、胡姬花、香满园、福临门、多力、维维、口福、府麟、福康星、六福人家11个品牌。
每种油料具体含量缺标注
调查发现,上述11个品牌的调和油中,以“花生”冠名的居多,其次还有以“橄榄”、“葵花原香”、“坚果”等冠名。这些调和油少则由两三种、多则八九种油料组成,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芝麻油、橄榄油等。虽然调和油中包含的油料种类标注的比较详细,但是每种油料的具体含量和所占比例,却没有一个品牌在标签上明示。
消费者:跟着感觉走
“包装上写着是花生调和油,感觉花生油应该占大部分吧?”3月7日,在省会北国超市长江店一位正在选购花生调和油的消费者说。
调查发现,面对市场上众多的食用调和油品种,消费者选购时大都“跟着感觉走”或“跟着商家的宣传走”。
专业人士:食用调和油没有国标
针对市场上所售调和油的现状,专业人士表示,目前国家尚未制定出统一的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更没有对调和油配料比例做出统一要求,各个企业采用和执行的都是企业标准。一些生产企业仅从自身经济利益着想,常常用一些模糊概念进行宣传;还有一些企业以低价的食用大豆油、菜籽油冒充高价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榄油,将其作为主要原料配制调和油并冠名出售;有些只加入少许花生香精,也冠以花生调和油上市销售。一些经营者还存在以次充好、随意勾兑、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