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金华粮食签约合作 东北大米打入浙中市场
12月6日上午,在长春、金华两市粮食产销合作签约仪式上,长春市粮食局局长武凌说:“长春市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很多,义乌物流发达,是重要的国际商品集散地,二者结合将极大促进两地的粮食市场繁荣和发展。正是看中义乌的独特优势,以东北大米为代表的名特优农产品才敢抢占这一市场。”
作为“东北粮仓”的主产地之一,农业大市长春粮食产量常年保持在800万吨,2011年粮食产量更是突破了1000万吨。而作为缺粮大省的浙江,80%的粮食需从外省进口。其中,仅东北大米就占到浙江粮食市场份额的50%。
金华地区也不例外,2010年,尽管全市市、县两级财政用于粮食生产扶持资金总计达4228万元,但全市粮食总产量仍稳定在89万吨左右。为有效弥补粮食产需缺口,近年来,金华市先后与江西、安徽、河南及东北三省等粮食主产区开展粮食产销合作,在省外建立相对稳定的粮源基地约15万亩。
主流粮仓金华分公司总经理虞献标表示:“经过市场调研,东北大米在金华市场的空间很大,我们所采取的销售模式也很适合这一市场。在整个粮食产业链条上,最难把握的还是营销渠道。主流粮仓的商业模式,一是建立具有政府和行业部门支持、推荐、监管的线上电子购物商城;二是同时建立并快速复制能帮助政府疏缓就业、方便社区居民生活的线下社区服务中心。主流粮仓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粮食销售平台,从粮食生产、加工、销售及宣传都形成了一条完善的产业链条,这也是我们选择与主流粮仓合作的最关键因素。同时,我们将充分利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市场优势,把东北名优农产品介绍到世界各地。主流粮仓入驻义乌后,将逐步覆盖整个金华地区,预计今后3到5个月内,将开出100家“社区服务配送中心”,让东北的优质粮食走进千家万户。”
这种线上点击购物、线下实体展示并送货上门的创新商业模式,解决了国内电子购物行业发展的瓶颈———诚信和快递问题;放大了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增大了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同时,利用电子商务无空间和时间局限的优势,拓宽线下实体店的商品展示空间,将几十平方米的实体店升级为几万平方米的超级大型网购商场,颠覆了传统的商业运作格局,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