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棉粕延续回落整理态势需求不佳
尽管传闻中国对美国旧作大豆有进口需求,同时,市场传言欧洲油菜籽产量创下六年低点,上周外盘大豆大多时间里处于上涨态势,但交易商出脱大豆多头/小麦空头的套利交易。而国内5、6月份进口大豆到港将大增至近1200万吨,加之下周四国家将再次竞价销售60万吨临储大豆,月底国储可能在东北投放250万吨储备,国储豆大量流入市场,国内大豆供应量骤增,拖累本周国内大连盘大豆大跌,其他粕类继续回落,冲击国内棉粕进一步走低。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而饲料价格、人工成本、水电成本以及运输成本却一路攀升。导致饲养收益进一步下滑,把在去年狠赚了一把的养猪企业又推向了亏损的边缘;由于消费仍处于淡季,且供应充足,预计5月份生猪价格及养殖效益仍难大幅回升,生猪存栏及饲料需求总体将保持相对低位。而国内家禽养殖业发展形势仍较缓慢,预计5月份禽料销量较上月难有明显回升。
5月7日以来,中国南方出现两次强降水过程,福建闽江、江西赣江、抚河、修水等30余条河流发生了超警洪水。暴雨洪水亦造成福建、江西等10省(区、市)受灾,18日起江淮、江南、华南等又有一次中到大雨天气过程,这给当地水产养殖带来一定影响,水产养殖仍处于缓慢恢复过程,棉粕终端需求迟滞,棉粕继续承压。
国内棉粕进一步回落,但成交始终清淡。需求不支持,短期棉粕仍有适度下调的可能。不过,当前北方产区棉粕与沿海43%蛋白豆粕现货差价高达1250-1300元/吨,棉粕与菜粕价格也相当,棉粕比价优势明显,另外,油厂停机率较高,棉粕供应已无压力,加之近期棉油回落不止,油厂挺粕补亏意愿有望增强。因此,棉粕下调空间也不会太大,跌势仍将相较其他粕类更为缓和。后期水产养殖将进一步复苏及全球大豆供应紧张,棉粕中长线走势则仍可谨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