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一”工程:让贫困农业自然村成为富裕半农半牧村
“让贫困的农业自然村成为富裕的半农半牧村”
――农行西藏分行扶贫“五个一”工程结硕果
新华网记者 拉巴次仁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农行的大力扶持,现在我们大力发展养殖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拉萨市林周县松盘乡拉姆村聂日库小组村民丹增欧珠将一条洁白的哈达献给了农行西藏分行行长米玛旺堆。
10日上午,农行西藏分行行长米玛旺堆、农行西藏分行副行长支章、西藏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白小冰等一行,来到拉萨市林周县松盘乡拉姆村考察“五个一”工程实施情况。
上世纪八十年代,丹增欧珠一家五口人靠着3.5亩的青稞和小麦地艰难度日。
“那时候,能吃饱就不错了,”39岁的丹增欧珠是当时村里的贫困户。
丹增欧珠为农行行长米玛旺堆敬献哈达。新华社记者 拉巴次仁 摄
为了让西藏农牧民早日脱贫致富,农行西藏分行在本世纪初推出了“五个一”扶贫信贷工程,即分行扶持重点帮扶一个大型扶贫龙头企业(项目)、每个中心支行(部)重点帮扶一个县、每个县支行重点帮扶一个乡、每个营业所重点帮扶一个村、每个信贷员重点帮扶一户的信贷扶贫活动。林周县家庭示范牧场成为“五个一”工程的试点项目之一。
2001年,农行西藏分行与林周县政府签订了协议,确定了每年新发展示范户200户。而丹增欧珠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当时,我贷款1万元,购买了30头牦牛,”丹增欧珠说,在农行贷款资金的扶持下,他开始从一名农民转变为一名牧民,在政府科技部门的帮助下,他在种草养畜示范牧场发展养殖业。
“去年我卖牲畜所得的收入有16万多元,”如今,丹增欧珠已从过去贫困农民转变为一名富裕牧民,他家里现在饲养牦牛和犏牛达130多头,饲养绵羊250多只,今年牲畜出栏将达到50只左右。
松盘乡乡长普布热旦介绍,他们村有四个行政村,其中2个村成为半农半牧村,2个村是纯农业村,全村共有716户、4459人。
“通过农行扶贫‘五个一’工程的实施,他们乡有30户牦牛专业户和42户绵羊专业户,”普布热旦说,拉姆村原来是一个纯农业自然村,如今,通过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农行的资金扶持,这个自然村已成为半农半牧自然村,全村共有5000头牦牛。
米玛旺堆向丹增欧珠夫妇敬献哈达并赠送慰问金。新华社记者 拉巴次仁 摄
“改革开放后,我们乡里很多群众都有致富思想,但就是资金短缺,”普布热旦说,农行西藏分行为他们乡农牧民致富提供了小额信贷支持。目前,松盘乡“三卡”(金、银、铜)覆盖率达到92%,钻石卡户有13户;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三驾马车”,今年年底全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多元。
林周县副县长米玛告诉记者,林周县农牧民原来没有养殖牦牛的观念,后来通过政府和农行的帮助,很多农牧民开始贷款养殖牦牛,走上脱贫致富路。
“今年,林周县有200多户、1400多人实现了脱贫,其中大部分农牧民是通过农行的小额信贷脱贫致富的,”米玛说。
今年,丹增欧珠又被农行西藏分行评定为三星级“钻石卡”户,他从农行获得了20万元贷款,走上致富路的他并没有忘记乡亲们,他今年拿出上万元资金对贫困群众购买糌粑或支付电费等。
如今,丹增欧珠在那曲地区“双湖”开设了绵羊养殖基地。而如何让更多的村民成为养殖专业户,将村里的牛羊肉、酸奶等畜产品卖到拉萨市场是丹增欧珠的最大愿望。
“农行是咱们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银行,只要你们有致富的愿望,我们都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发展,”农行西藏分行行长米玛旺堆将慰问金送到丹增欧珠的手中深情地说。(完)